长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菩提街道 凤城街道 晏家街道 江南街道 渡舟街道 新市街道 八颗街道 长寿湖镇 云台镇 葛兰镇 但渡镇 领封镇 云集镇 双龙镇 龙河镇 海棠镇 洪湖镇 石堰镇 万顺镇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寿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萤烛之光 照亮追梦路

发布日期:2021-12-15 15:19 来源:长寿新闻网

2021年12月6日,重庆深冬的天有些阴沉,寒风肆虐。重庆肿瘤医院内科大楼十八楼挤满了探望者,他们眼眶红润,却极力克制不让眼泪掉出来,因为他们最可亲可敬的“老殷”都在努力克制。


弥留之际,不同年龄的学生跪在“老殷”病床前,他握着孩子们的手,欣慰地拍了拍。已无法说话的他,极力用这个动作宽慰孩子们,亦或是鼓励他们在人生路上努力前行。很快,他不舍地闭上了眼睛,只留下学生们悲恸的啼哭与呐喊……

(▲殷明生前照。殷明在给学生上课↑)


“我这辈子,就得教书这点爱好”


孩子们口中的“老殷”,名叫殷明,是长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1989年,20岁的殷明从原四川省长寿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卢池乡中心校、万顺乡东风中学以及长寿实验中学任教。


在学生的记忆里,殷明没有英俊潇洒的外表,夏天一件格子短袖,冬天一件深绿色夹克外套,衣着朴素得有些略显磕碜。他走进教室时,总是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捧着几本书,敦实的身体,稳健的步履。偶尔有男同学调侃他头顶日益凸显的“地中海”,他总是笑道:“莫要在外壳上过于花精力,乌龟有肉在肚里。”


正是殷明的言传身教,给了学生很好的启迪,班上虽然有不少学生家庭条件不错,但是大家在衣着上从不攀比,在学习上却是你追我赶,相互较劲。


(▲殷明生前照。殷明和妻子陈霞的合影↑)


在殷明妻子陈霞的记忆里,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无暇顾及家里的大小事,所以她经常打趣道:“你一天,快要比校长都忙了哟。”每每这时,殷明总是嘿嘿一笑,道:“我这辈子,就得教书这点爱好。”


为了这点爱好,殷明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不到六点就到校。晚上,学生没有离校,殷明一定都在。星期天,他总是吃罢午饭就到学校,等待学生返校。


在殷明看来,陪伴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他每天在校的时间多一点,陪伴的时间就会更多一些,对孩子们的情况也会了解更多,更利于因材施教。


新学期开始,他会早早到学校把教室打扫干净,独自将孩子们的新书扛回教室,把每个孩子的新书整齐地放在课桌上,还不忘给孩子们买来小标签,便于写名字贴在课本和练习书上。临近期末,他会把孩子们每科的复习卷子印好,钉成一份一份的,亲自发给每一个孩子。每次随堂练习后,他会把每科的小题整理彩打出来,便于老师和孩子们好好分析原因。在讲桌的抽屉里,永远有他为老师们准备好的各种颜色的粉笔、电子笔、阅卷的红笔、黑笔,甚至抽纸……殷明总说,孩子学习都够累了,这些琐碎的事情自然该由他来做。


(▲殷明生前照。殷明在给学生上课↑)


“我的班上没有‘赖包子'”


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成绩总是参差不齐,但在殷明眼里,学生没有优生差生之分,但教育却要考验老师和家长用不用心。


在学生王潇悦的记忆里,“老殷”有一个秘密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全班54个学生在学校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以及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这样记录是方便他在合适的时机,帮助和鼓励孩子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忘了的事情,老殷却记得,并在适当的时候提醒我们。”回想初一时学校组织月考,刚入初中的王潇悦填答题卡不太规范丢了分,为此闷闷不乐的王潇悦准备在期中考试“翻盘”。


考试那天,王潇悦正要前往考场,殷明突然拉住她轻声道:“答题卡涂重一些,没问题的”。那一瞬间,王潇悦心中倍感温暖。


直到很久以后殷明提到这件事才说,教育用不着过意强调,这样反而会给孩子增添心理负担,简单提醒一下就可以了。“那一瞬间,我才明白老殷的良苦用心。”王潇悦有些哽咽道。


“我的班上没有‘赖包子'”,家长会上殷明常说:“每个孩子的可塑性都很大,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时间和精力。”


学生家长廖元燕至今记得,有次开家长会殷老师调侃性地打了一个比喻,父母不能只当饲养员,还要当驯兽师。“教育孩子如果能像你工作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如果能像你打牌一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立场坚定;如果能像你打扮一样,精雕细琢,善于模仿,跟上潮流,您的孩子一定会成功。”


“孩子学习教育可以通过家长的交际圈来弥补,家长可以多与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长接触,听他们的方法经验,提高自己对学习的认识和重视,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廖元燕说,殷老师的这些教育方法,让她至今受用。


正是殷明对每个学生的尽心尽责,孩子们也用优秀的成绩回报他。班上学生各科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每届考上重庆市级重点中学的学生都很多。


(▲殷明生前参加学生的同学聚会↑)


“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娃儿”


在殷明眼里,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爱他的孩子们。他亲切地叫班上的男同学“幺儿”,叫女同学“女儿”,而孩子们也亲切地称他“老殷”“殷大大”。


往届初三的时候,一个学生家长对孩子说“考不好就别回家”。学生半含委屈半开玩笑地跟殷明说,“老殷,我这次考不好得去你家住了……”


殷明听后,挠了挠头,侧着头想了一下,笑着跟那同学说:“那走,跟我回去,我在阳台给你搭个帐篷,每天都露营。”旁边的同学听到了也来附和要去老殷家露营。这个学生立即反对道,“不行,殷老师家阳台住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去住酒店!”顿时,紧张的初三教室响起阵阵欢笑声。


“我考上大学的第一年,以为殷老师会逐渐忘记我们,他有了新的花朵需要灌溉,可是并非如此。”往届学生江文静说,她从妈妈口中得知,殷明每年都会时不时地通过微信询问她妈妈问自己的近况,在新学校适不适应,学习生活方面怎么样,并表示相信她能做得很好。“这使我在之后的日子,每每想起都很动容,就算孤身一人在新环境,但是身后却有父母和殷老师的关怀,让我感觉自己被深深地爱着。”江文静说。


(▲殷明生前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的截图↑)



孩子们毕业了,殷明会及时了解他们的现状,并不时发信息开导或鼓励。孩子们没毕业,他就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


“殷老师,媛媛的书忘带了,我放在门卫,你叫她去拿一下。”


“殷老师,小铠的作业本在门卫室。”


“殷老师,帆儿的东西也在门卫室,麻烦你叫他拿一下。”

……


“好的,我马上来拿!”殷老师回复。


殷明舍不得让孩子在课间短暂的休息时间跑来跑去,都是他去拿,并送到孩子们手里。


“殷老师,潇悦没有带伞,我们来不到,麻烦你给孩子找一把伞。”


“殷老师,告诉奕丁,我们在校门口右边大约100米的地方等他。”


“殷老师,不知道雨桐身上有钱没有,喊他打车回来,没有钱麻烦你借他10块钱。”

……


“都收到了,请放心。”殷老师分别回复。


家长都知道即使不是殷老师上晚自习,殷老师也在学校,孩子在学校,殷老师都在。因为在殷明心里,学生就是他的孩子……


(▲殷明生前和初2017级学生在高考完的晚上聚会↑)


“我要回去给娃儿上课”


今年9月,陈霞明显感到丈夫的饭量减少了,便关切地让他去检查。误以为是炎症的殷明担心住院输液耽搁孩子们的课程,便向妻子开玩笑道:“我在减肥。”


那段时间,殷明胃疼总是用藿香正气液缓解。直到11月6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寿全城停课,殷明才在上网课的闲暇到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单上的结果犹如晴天霹雳,陈霞忍住悲痛,只告诉殷明需要输几天液后再做检查。


“还要输几天液?那不得行,我要回去给娃儿上网课。”听说要输液,殷明立即拒绝,事实上,此时的他早已重病在身。


实在拗不过医生的坚持,殷明才拿起手机找同事代课。


在长寿住院期间,学校年级组组长高峰前去探望殷明,他却一直念叨“我要回去给娃儿上课”。不忍将真实病情告知的高峰只得说道:“你这个是急性胃炎,不治好发作了还要住院。”这样说,殷明只好作罢。


随着病情持续加重,殷明转至重庆肿瘤医院。此时,殷明每天要靠打杜冷丁才能暂时止住病痛,但他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学生。每次遇到来探病的同事,总忘不了问:“我那个班的班主任谁在带?语文谁在教?我可能要过段时间才能回学校了。”陈霞听后,只能躲到病房门口,泣不成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2月6日晚,殷明老师因胃癌去世。他离开了,但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负责任有担当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世间……


默默耕耘三十二载,殷老师用爱心丈量出教育的天地,用耐心勾勒出孩子梦想。或许,殷老师的课堂没有最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然而他的教学确是最具成效的。


“你在课堂上也许记不住殷老师的精彩瞬间,却在不经意处提升了个人素养。因为殷老师的讲台,独具知识与灵魂的精神典范,而台下的你早已在无声中被沁润。”


殷殷期盼施雨露,烛照学子成才路。


殷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