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局获悉,2021年,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1天,“天蓝、水清、地绿”成为常态,环境“颜值”普遍提升。
噪声达标区实现城市建成区全覆盖。
2021年,我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一批重难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打赢蓝天保卫战,大力开展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巡查、督查,启动污染天气预警应对11次,人工增雨20次。建成长寿经开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对氯气、苯、甲醛等17种有毒有害废气开展24小时监测预警。
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三水共治”,纵深推进桃花溪全流域综合治理,水质改善后连续2年稳定达到Ⅲ类,长江长寿段、御临河(大洪河)水质达到II类;新建14套污水集中一体化处理设施,完成3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大修和技术达标改造。
推进净土保卫战。对化工、医药、钢铁等3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评估,长江干流船舶废弃物实现集中上岸规范处置,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实现资源化生产全覆盖。
同时,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对26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开展整治,实施“四山”矿山生态修复2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9%,湿地保护率达52%。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评价体系,全年累计完成303个环境质量点位监测,获取有效监测数据8.3万余个。建成长寿湖流域20个区控地表水和大洪河黎家乡崔家岩、龙溪河运输桥、龙溪河六剑滩等3个国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统筹建成全市首个流域智慧水环境自动监测站,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及预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