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菩提街道 凤城街道 晏家街道 江南街道 渡舟街道 新市街道 八颗街道 长寿湖镇 云台镇 葛兰镇 但渡镇 领封镇 云集镇 双龙镇 龙河镇 海棠镇 洪湖镇 石堰镇 万顺镇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寿新闻 > 正文

民生加码 幸福提质——2022半年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发布日期:2022-08-24 16:19

老旧小区蝶变成为“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美好家园;各具特色的街旁游园让人们体验到“出门进园”的惬意;面貌一新的小街巷展示了城市的层次、品位和内涵;普惠性学前教育推动“幼有所育”转向“幼有优育”……

一项项民生工程竣工、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为幸福“加速”、为生活“添温”、为民生“加码”,书写了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让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今年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发展与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实举措 为幸福“提速”

近日,在云集镇青丰村,一条蜿蜒宽阔的道路通向村外,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同时连接了通往村外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一条赢得民心的生产路、致富路。

“路修好了,农产品的销售更加方便。并且,随着杨克明故居陈列馆的开放,村里还可以利用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青丰村村支书刘朝洪深有感触地说。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能热饭、能充电、有开水喝,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说起劳动者港湾,环卫工人廖银芳竖起了大拇指。劳动者港湾地方虽小,却汇聚着浓浓爱心。

“劳动者港湾”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搭建起劳动者的“避风港” “暖心窝”。今年,我区大力推进“劳动者港湾”建设,拟在城区建设13个“劳动者港湾”。目前,幸福大道“劳动者港湾”、滨河公园豪园段“劳动者港湾”已建成投用。

为民的高度决定了惠民的温度,我区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为重点,推进民生实事一一落实,群众安居乐业,满意度稳步提升,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稳就业 为生活“添温”

稳就业保民生,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社会稳定前进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我区抓实“三个关键”,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我区以稳重点群体为关键“支撑”稳岗拓岗。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招录高校毕业生192名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发布青年见习岗位889个,帮助182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4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7万个,帮助6700余名劳动者在小康动力、泓禧科技等重点企业就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205人,助力技能人才供需匹配。科学开发公益性岗位、农村服务型岗位,帮助2300余名脱贫人口、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46万元,有效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以稳市场主体为关键“引擎”助企纾困。打好“降、缓、返、补、扶”政策组合拳,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3900余户企业享受失业保险降费3000余万元;297户企业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5377万元;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为1493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2330万元;为21户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30.6万元,为140户企业发放单位社会保险补贴1040万元。对107户重点企业实施用工监测,开展用工指导,稳住市场主体信心。

以优就业服务为关键“路径”提质增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用好“智慧人社”服务平台、“一库四联盟”数据平台、劳务经纪人等,为劳动者提供精准主动服务,推动就业扶持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推动免申即享,实现“政策找人”、资金“直补快达”,7月份就业政策享受人数比5月份增加6.3万人,其中困难人员享受就业服务人数增幅为37%。1—7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78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955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01人,脱贫人口外出务工6729人,切实稳住就业“基本盘”。

办实事 为民生“加码”

凤城街道汪家湾片区,环境整洁,景观绿化错落有致,曾经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咱们这个小区现在改造得太好了。”居民纷纷点赞。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我区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等改造,消除“老”“破”“旧”,群众从“忧居”到“有居”再到“宜居”,老百姓的脸上乐开了花。2022年拟实施5个项目21个片区,涉及7988户、101.66万平方米。目前,望江路社区望江支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已开工建设。

连日高温,长寿时代广场成了众多市民的纳凉地。一到傍晚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市民携家人来到这里,感受音乐喷泉带来的别样浪漫和清凉。

改善居住条件既是百姓的心声,更是最大的民生,惬意栖居是每个人的向往。长寿时代广场的提档升级只是我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的一个缩影。2021年11月以来,我区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贴群众所需所盼,确定了2022年实施重点民生实事20件,涉及教育、医疗、出行、住房、便民服务等多个方面。截至6月底,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作目标。

新建成托育机构3家,新增托位212个,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1.55个。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17%以上,普惠率91.43%,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7.96%。桃花溪幼儿园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环境和装饰工程,预计9月完成投用。

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已启动建设;12座农村小型水厂水质达标升级改造正在开展预算审核;云台片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厂区部分完成55%、管网铺设14500米。

开展“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长寿湖、葛兰、江南3家“渝馨家园”完成验收并投入运营。已完成433名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

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的落地落实,折射出我区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也让全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更加绚丽。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聚焦民生民意,倾心尽力补齐发展短板,如期兑现民生承诺,交出群众认可的成绩单,我区把人民的“急难愁盼”事儿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幸福感”扛在肩上,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长寿新闻网 记者 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