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3时许,太阳当空,热浪袭人。记者在洪湖镇梯子村八骏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看到,李树、桃树的枝叶低垂,叶片绿中带黄,不少柚子、柑橘的表皮已被晒伤变色。
果林间,八骏农业负责人何县勇正戴着草帽,套着袖套,与工人一道将水管挪动到两个小时前才放完水但又干涸的水渠里。
数月前,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彼时的何县勇站在基地高处,看着正进入丰产期的花椒林,畅想着丰收的情景。而此刻的他,皮肤黝黑,心里想着的是“能救活一棵算一棵”。
“我们还算比较有抗旱意识,在7月中旬就开始行动了。”何县勇介绍,公司在梯子村种了400多亩地,其中花椒有300多亩,果树有100多亩。因为栽种面积较大,一直很留心天气情况,发现“苗头不对”就开始做准备,将能用的水泵、水管全部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下午时分,现场只有何县勇和一名工人,但在一早一晚,基地聘请了10多名抗旱工人,主要负责浇灌沟渠无法到达的地方。
由于聘请的工人年纪偏大,担心大家中暑,除集中浇灌的时间段外,其他时间都是何县勇自己顶着太阳干。他定好闹钟,每隔两个小时,便到基地将水管迁移到另一条沟渠,采用“大水漫灌”的模式把水浸入到土地中。“这么热的天,补水一刻都不能停,不然只有枯死,”何县勇说,目前主要是把方便浇灌的果树保住,至于不通水渠的地块,只能保一些算一些。
“万幸的是镇上和村里把水源保护得好,蓄水池和主管网配套比较完善。”何县勇说,公司承包的土地处于坡地,土层薄,容易开裂,用水量很大,一根花椒树每天要浇五六十斤水,山塘里的水早已用尽。目前,镇政府将龙望丘水库的水抽到坡顶的蓄水池,再通过主水渠输送到基地里各个小蓄水池,随后通过抽水机和水管将水引流到基地的支水渠中。这让何县勇稍稍放下了心。
“一定能扛过去!”何县勇说,扛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后,准备完善水系、路系等基础设施,打造实时监控、精准滴灌的智慧农业,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让这片土地恢复到往日瓜果飘香的景象。
长寿新闻网 记者 陈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