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李老师,我是长寿疾控工作人员,您23日去的农贸市场某某面馆有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需要了解22日后到目前您去过哪些地方,接触了哪些人员……”8月27日晚10点,区疾控中心办公楼里一片繁忙,电话声、键盘声、打印机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地从一间间办公室里传出,他们正争分夺秒开展流调工作。
洪湖镇卫生院的陈媛就是电话调查组的一员。8月22日我区发生疫情后,陈媛被借调到区疾控中心,几天时间里,她已记不清打了多少个电话,说了多少话。“表面上看似简单的接打电话,实际上是件严谨、细致的精细活儿。”陈媛说,每个调查对象的活动轨迹都要细化到分分秒秒,调查过程中还往往会因为一个电话而牵连出一连串的线索,而每个线索都需要更多更细致的电话调查。
“电话调查只是流调工作的一部分。”区疾控中心主任付晓兰告诉记者,该中心成立了流调溯源专班,主要负责数据分析、现场流调等工作。因时间紧、任务重,万州疾控中心和涪陵疾控中心分别抽调5名流调队员支援长寿,同时从街镇级流调队伍抽调10名业务骨干进入流调溯源专班。
据了解,在防控工作中,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出“潜伏”的可能感染者和“幕后”感染源,理清传播链,为控制疫情蔓延和传播。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当接到任务指令以后,第一组立即开展相应的电话调查,核实相关信息,另一组人员奔赴现场,追踪相应的风险人员,在相关的人员转运以后,再配合后续派出的采样消杀人员对环境进行采样、送检、消杀,确保场所安全。
传防科的邹海桃和白银承担了本次疫情的流调质控的重要任务,确定传播代际,梳理疫情风险点位,开展风险评估,提出风险区域管控建议,协助对风险人员赋码,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当天晚上,是流调队队长杨亚军40岁生日。“生日过不过都无所谓。”她说,流调队员就是跟病毒“赛跑”,用最短的时间摸清疫情传播脉络,阻断疫情传播。疾控中心分管流调工作的副主任雷群建脚部受伤,为了保证流调效果和速度,他一瘸一拐、忍着病痛依然坚持守在一线指导工作……所有工作人员都化身与病毒赛跑的疫情“侦察兵”,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开展流调工作。
付晓兰介绍,8月22日以来,我区出现的病例都与葛兰镇相关,乡镇居民出行方式碎片化,居民岁数普遍偏大、记忆力衰退、不会用智能手机,让此次流调工作难度增大。区疾控中心将同公安机关、街镇、村社区等相关单位继续配合做好流调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不漏一人,锁定所有的密接和次密接以及风险人群,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长寿新闻网 记者 陈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