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救援队集结完毕。”
“山火不灭,绝不收兵。”
……
8月23日晚9点,寂静的夜空下,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钢铁”)组织的首批应急救援队紧急出发。
当天傍晚,万顺镇垭口村突发山火。区委、区政府紧急部署,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灭火。“火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接到号召后,重庆钢铁迅速响应,联合宝武环科、宝武智维、重钢集团运输公司、中冶宝钢等企业立即行动起来,参加抢险救援。
“我有灭火经验,我去!”“我身体素质好,我报名!”……支援灭火的消息一发出,“钢铁战士”们踊跃报名,一支350余人的抢险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带着若干应急物资,随行一辆消防车、两台挖掘机,火速奔赴火场。
“晚上9点出发,2个多小时我们就赶到了洪湖镇涨水湾山火现场,立马上了火线。”重庆钢铁安全保卫部副部长王华告诉记者,按照现场指挥部分工安排,大家立即投入到灭火救援行动中,疏散村民、转运物资、清理防火隔离带、铺设消防水带、清理现场余火防止复燃……
“火魔”吞噬着森林,浓烟笼罩着大山。由于山势陡峭,车辆只能到达山脚,加之山火多点发生,绵延数公里,许多救援物资不能直接送到灭火一线。重庆钢铁青年突击队队员卢平、祁豫宁便驾驶着摩托车,在狭窄的山路上来回穿梭,一趟又一趟地将冰水、药品、毛巾、草帽、盒饭和扑火用具等送到最前线。
“我背了七八十斤,里面装着40多个抢险救援队员的饮用水。”重庆钢铁党员突击队队员左浦就这样一背篓接着一背篓地为救援队员送去饮用水,到晚上,肩上出现了两条深深的血印。
为确保运输畅通,重钢集团运输公司等单位迅速组织车辆,全力解决运输方面的困难,并陆续将抢险救援人员送往灭火一线,还连夜将口罩、矿泉水、面包等后勤保障物资送至应急指挥部。
“在抢险救援现场,即使隔着很远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到处都是被大火烧过的痕迹,脚踩在地面上都感觉到烫,空气里充斥着烧焦的味道,呛鼻刺眼。”重庆钢铁轧钢厂职工梁明九和其他几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专门负责砍伐隔离带的树木,清理地表可燃物。由于靠近火源,队员们实在感觉太热、太累了,就用矿泉水浇在头上和身上,硬是靠着一股拼劲奋战到最后一刻。
梁明九告诉记者,晚上视线不好,即使戴着头灯,周围环境看得也不是很清楚,有些地方没有路,还有乱石,很难走。即使明火已扑灭,突击队员仍在一步步搜索,不放过任何一处暗火隐患。
重庆钢铁炼铁厂职工张龙红主要负责抢险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他告诉记者,白天,救援队员坚守在灭火一线,累了,就坐在马路边歇一会儿;到了夜晚,队员就把废纸铺在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倒头就睡。
“在山上连续奋战了四天三夜,抢险救援的每一个身影,都如同夜空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让人感动。”参与抢险救援的宝武智维连铸事业部党员胡炎说。
山火无情,人间有爱。重庆钢铁集结的“钢铁战士”们,始终与长寿人民同呼吸、共患难,面对突如其来的山火,他们无畏无惧,永往直前,向山火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在各方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山火于8月27日全部扑灭。
长寿新闻网 记者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