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闻网 记者 骆英
11月22日夜幕降临,菩提社区东海假日花园核酸采集点灯光明亮,一个个美丽动人的身影在核酸采集的岗位上紧张忙碌,她们就是本次故事的主人公。
“一天要采集大约3000人次。”东海假日花园核酸采集点点长黄晓莲告诉记者,这些天,核酸采集都是从晚上6点到晚上10点。为了完成采集任务,她们经常白天忙工作,晚上赶过来采集核酸,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我是这个点的采样人,我们一共来了三名医务人员,曹俊芹、杜东红和我。”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骆成燕很早就来到采集点,静静地等待前来采样的居民。
“现在可以采吗?”一位居民拿着手机赶来。“可以可以。”骆成燕温柔地回答。
一根棉签举起又放下,每完成一次采样双手必须消毒一次。抬起、放下……这样的动作不知要重复多少次。为了不污染手套,不采样的时候,她把双手举在胸前,眼睛满是温柔的笑意。
“危急时刻,能够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很荣幸!”骆成燕说,“本轮疫情突如其来,奔赴一线,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内心所愿。”
穿防护服是什么感觉?杜东红深有体会:长时间裹在里面透不了气,面部在面罩里肿胀而成面团,鼻子被压出疮,疼痛还触摸不到,说话必须提高八度,直喊到喉咙干哑却无法喝水,只要情绪上有一点波动,就会呼吸困难喘不上气来……
“总之,是一种一生都难忘的感觉。”杜东红说,不过,慢慢有了经验,就适应了这身“沉重负担”。
看着她们的辛苦,居民十分理解和支持,有序排队等候采样,现场秩序井然。一位刚做完核酸的大爷格外感动,向她们竖起大拇指,不住地赞道:她们真好、样子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