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闻网 记者 李辉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冲在防控最前线。广大退役军人见“疫”勇为,亮身份、作表率,同舟共济筑防线,彰显“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党旗红”守护“健康绿”
“高速路口是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守好卡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1月14日晚上9点,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干部黄俊龙来到高速路涪陵下道口防疫点,对进入我区的每辆车、每位司机和乘客进行细致排查,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请出示渝康码、行程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句话,黄俊龙和现场值守人员每天要重复几百次。“我们从晚上9点,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早上9点,中途有1个小时休息时间。”黄俊龙说,作为一名党员,理应冲在前、干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据了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有25名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转为防疫志愿者,下沉一线充实防疫力量。积极协助社区开展信息录入、秩序维护、核酸采集、入户宣传等工作,用行动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用“党旗红”守护“健康绿”。
一群退伍兵的“硬核”担当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万千退役军人的共同誓言。11月10日,晏家街道曹家堡核酸检测点迎来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在通过核酸采集培训考核后,加入到队伍中。他就是今年刚从北京某空军部队退役的周登龙。
“我是一个兵,有战我就上!”像周登龙这样逆行的退伍兵还有很多。11月17日晚上10点,葛兰镇盐井村应急微信群里突然弹出一则紧急消息:该村一组周家湾被划为高风险区,进行管控,需要志愿者参加辖区信息排查、物资配送、卡点蹲守等防疫工作。
“我报名!”“让我来!”“我随时到位!”……
一声到,一生到!戎装虽脱,军魂仍在。接到任务后,退役军人主动亮明身份,踊跃“请战”,短短10分钟,该村“集结号”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李顺清、李兴成、王健明、杨德中等10余名退役军人迅速奔赴防疫一线。
在这支队伍中,今年60岁的李顺清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一等功,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毅然要求参与通宵执勤,有时穿上防护服一守就是12个小时。他说:“这里对我而言也是战场,再累也值得。”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各基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到战“疫”一线,650余名退役军人成为疫情防控前线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