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闻网 记者 李秋晨
4月19日,在长寿湖镇的一家餐馆内,陈小平正和朋友一起吃饭。突然,他的手机发出一阵提示音,他拿着手机打开一个APP查看:溶氧4.6,水温24.9度,需要增氧了。
陈小平点击屏幕上的“自动开机”,打开了远在10多公里外池塘里的增氧机。他自豪地给朋友讲道:“如今这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养殖省心又省力,一键就搞定了!”
陈小平是长寿湖镇紫竹村1组艺文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手机上的这个APP叫“塘管家”,通过物联网技术,用数据指导健康养鱼实现养殖“智能化”,实现智慧渔业养殖。
陈小平介绍,他的鱼塘有120余亩,主要养殖四大家鱼,由于多年来一直坚持绿色养殖模式,养殖密度较低、投喂绿色饵料、不催熟,虽然产量不算太高,但由于鱼的品质好,市场上供不应求。
虽然经营效益不错,但怎样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还是给陈小平带来了一些困扰。鱼塘的管理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鱼儿“全军覆没”,亏得血本无归。
怎样用最省力省心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多种渠道,陈小平了解到一款叫“塘管家”的智能化系统。
陈小平说,有了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鱼塘溶氧管理的难题。以往,养殖户需要适时检测水体溶氧量,经常要深更半夜或者冒着恶劣天气去开关增氧机,既费时费力,又不一定准确。如今,通过智能化设备在线显示水体溶氧和温度的数据,不用再盲目地凭经验去判断,而是有了可靠的数据,实现数据化管理。养殖户可以根据系统内的历史数据,通过多天溶氧曲线图,分析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调整,避免因判断错误或处理不及时造成的损失,真正做到数字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