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菩提街道 凤城街道 晏家街道 江南街道 渡舟街道 新市街道 八颗街道 长寿湖镇 云台镇 葛兰镇 但渡镇 领封镇 云集镇 双龙镇 龙河镇 海棠镇 洪湖镇 石堰镇 万顺镇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寿新闻 > 正文

“枇杷姐姐”王晓蓉的返乡致富经

发布日期:2023-05-18 09:29

记者 张申欣

这两天,王晓蓉有点忙。在江南街道五堡村的泉蓉枇杷园里,十余名村民穿梭在枇杷林里,他们挽起袖子,提着篮筐,忙碌地采摘枇杷。王晓蓉正和工人们一起分果、装袋,尽快将枇杷送到顾客手中。

(图左一为王晓蓉)


“目前我们枇杷已进入成熟期,每天销量在1000斤左右。”今年42岁的王晓蓉,是当地枇杷产业的带头人,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枇杷姐姐”。每年枇杷尚在枝头,老顾客的订单便纷至沓来。“你们看,这是我们最近几天的订单,基本每天都有100余单发到顾客手中。”王晓蓉对今年枇杷的销售十分满意。

以前,王晓蓉一直在外务工,但她一直心系家乡,希望“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帮助家乡振兴产业”。但回乡,意味着一切就要从“零”开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王晓蓉陆续到重庆周边区县、四川、广西等地考察学习,经过考察,王晓蓉认为,大五星枇杷果实皮薄肉厚、鲜嫩化渣,值得一试。


2010年,王晓蓉回到家乡,成立了泉蓉枇杷园,利用自家10余亩土地,开始了枇杷种植之路。在种植过程中,王晓蓉持续学习,向农技人员请教,提升自身种植技术,通过科学修剪、果实套袋等先进技术,让枇杷生产提质增效。几年下来,王晓蓉发现,大五星枇杷销售确实不错。2014年,她开始尝试着流转周边土地,将枇杷园逐渐扩大到60余亩。

“我们枇杷的甜度基本能达到20以上。”王晓蓉介绍,由于枇杷园在五堡山上,每年枇杷成熟期都要比山下晚一周左右,此时枇杷市场已现疲态。“只有做好品质,做精品水果,才能提升竞争力,吸引回头客。”王晓蓉说。


2016年,王晓蓉又萌生了一个想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她成立养猪场,将养猪场的粪便处理制作成有机肥,供应到自己的果园里,既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又解决了果园有机肥的需求,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水果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今,王晓蓉的果园内,又种植了李子、梨子等水果,她希望打造一个“四季果园”,吸引游客常来采摘。

为了实现多条腿走路,近两年,王晓蓉还大胆创新,做起了枇杷酒、枇杷膏、枇杷蜂蜜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如今,果园每年的纯收入达到20余万元。


王晓蓉表示,她还打算为果园修建便道、安装肥水一体化系统,采用高科技、生态环保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