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住在重庆主城的张杰都会来到重庆北站,乘坐D2234次动车前往长寿上班,下班后再乘坐动车返回主城。通行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张杰仍然期待更便捷的交通。
长寿成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后,互联互通、兴业兴城、共建共享、宜居宜游等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让市民的这种期待加速变为现实。
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的长寿,如何打好这场战役?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长寿找寻答案。
交通
打通明月山 扩能渝长高速
“同城同城,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基础。”长寿区发改委主任蒋发平表示,长寿距离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不过50公里,但中间横亘着的明月山脉,成为了长寿加速融入中心城区的一大阻隔。
去年8月,明月山隧道通过了可行性研究评审。明月山综合交通新通道连接两江新区龙兴组团与统景镇、长寿经开区、长寿城区,将长寿纳入主城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系统。依此,长寿将推动经开区与两江新区连片发展,共同打造千平方公里国家级连片开发区,承接两江新区产业外溢外拓。
与此同时,渝长高速扩能项目也正加速推进,预计今年11月完成全线路面施工,年底建成通车。这条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被长寿区视为打通重庆向东大通道、融入中心城区的重要一环。
“另外,我们还将努力打造铁公水联运体系,积极衔接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北站、重庆东站、果园港等门户枢纽,积极承接主城区临空经济、高铁经济、口岸经济等功能转移,全面参与区域协作分工。”蒋发平表示。
产业
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同城化发展,不仅仅是交通的互联互通,还有产业体系的互补联动。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主战场,长寿的优势明显。“我们许多产业和企业,都和全市的支柱及主导产业关联紧密。”长寿区经信委副主任殷民告诉记者。
位于长寿经开区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长寿扎根发展了多年的企业,其研发基地在大渡口区,而生产基地则放在了长寿。“类似于前店后厂。”该公司副总经理姚远说,公司以生产玻璃纤维为主,年产量达到80万吨。玻璃纤维号称“塑料钢筋”,有着6万多种用途——正因为如此,这家企业成为了长安汽车、海装风电等诸多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
在长寿经开区,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的PVA光学膜一期项目,将为京东方配套;成元、星宇等11家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身和底盘,是重庆多家汽车企业的重要零部件;江苏双向集团投资近100亿元建设的光学材料项目,也将为京东方显示面板供货……
接下来,长寿将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充分整合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做大做强“数字工业”,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新兴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MDI、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化发展。
营商
营造一流环境 引进、用好、留住人才
成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一员后,长寿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更多的企业也将纷至沓来,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首先是推行告知承诺制,即一次性告知项目业主需要提供的资料、内容以及报审的时限,并建立前期推进机制,以承诺作为审批审查前置要件,缩短审批和项目落地时限。
其次是在长寿经开区实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即由部门委派一名首席代表并授予相应权限,代表部门办理授权范围内的企业审批和服务事项,从而提高窗口办事能力和效率。
三是推行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审批“一卡通”,推出政府类、市场类一卡通项目62个。
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长寿区审批材料、平均审批时限、重点领域审批时限分别压缩30%、60%、80%以上,85.7%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告知承诺制试点入选“信用重庆”十大典型,并代表重庆参加全国“诚信建设万里行”交流。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蒋发平表示,长寿将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民营企业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不断将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记者 颜安 实习生 苏畅)